Archive for September, 2007

Sep 26 2007

Profile Image of admin

馬賽‧莫易斯 Marcel Moyse (1889-1984)

Filed under 長笛人物

2002.12.13 一代宗師馬賽‧莫易斯於1889年3 月17日出生在法國東部朱拉山區的聖阿木﹝St. Amour﹞,1984年11 月1日逝於第二故鄉美國的佛蒙特﹝Vermont﹞。除了早年的顯赫演奏生涯,一生致力於長笛教學,著作不少,多由雷杜克出版社﹝Leduc﹞及晚年自己出版。 師事Hennebains,塔凡奈爾 及高白爾, 莫易斯繼承了法國長笛演奏的傳統,雖然某些當代法國長笛家對他在法國的貢獻有所保留,但他對整個長笛世界的貢獻卻無可否定。1932年高白爾辭職後,莫易斯成為國立巴黎音樂院的長笛教授,1940年因為二次世界大戰德軍入侵法國,全家遷回家鄉避難,一直到大戰後才又短暫地回到音樂院任教。由於戰後在巴黎不愉快的遭遇,因而舉家移民到美洲,最後定居在美國佛蒙特洲的布拉投市﹝Brattleboro, Vermont﹞。自此莫易斯展開了一連串的掙扎,只有少數識途老馬或藉人引薦才有機會得以親炙,一直到晚年重新受到整個世界的注目。在移民美國的早期與布旭﹝A. Busch﹞及塞爾金﹝R. Serkin﹞共同創立的馬爾波羅音樂節﹝Marlboro Festival,1950起正式招生﹞也是他生涯中的里程碑。 莫易斯早年在歌劇院樂團的經驗,使得他對長笛吹奏的歌唱性下了深刻的研究。他的兩本最著名也是使用最廣泛的教材﹝De la Sonorité和Tone Development Through Interpretation﹞,最具代表性。前者運用他自己練習發聲的方法,有計畫地幫助學生一步一步發展生理極限及尋找個人音色的〝調色盤〝;後者收集有各種旋律﹝大多為歌劇選曲﹞,以實例激發想像力及音樂性。 大師一生奉獻於音樂教育,作育英才無數,我們熟知的長笛家Rampal, Galway, Nicolet, Graf, Bennett, Debost,高橋利夫…等等,無論長短期,均曾受教於他。

No responses yet

Sep 26 2007

Profile Image of admin

馬賽‧莫易斯 Marcel Moyse (1889-1984) 與巴黎分道揚鑣

Filed under 長笛人物

2002.12.13 二次大戰時因為莫易斯避難離開巴黎,音樂院的教職由Gaston Crunelle取代。戰後莫易斯回到巴黎,想要重續舊職,但受到體制的影響未能立即如願,為了回到這個寶座,他花了兩年的時間周旋於音樂院的執事者與法國藝術部的官員之間;1946年的秋天,他終於又重回音樂院,這回他不再是唯一的長笛教授,音樂院開了額外的一班以安撫他的不平,Crunelle仍舊保有他的工作。莫易斯勉強接受了這個安排,可是不斷地在行為及言語上攻擊他視為對手的Crunelle,因為這個王者的頭銜是不能分享的,別人都無德無能與他平起平坐。﹝Nicolet 和Graf都是他這個時期的弟子。﹞ 在演奏上,郎帕爾的崛起﹝1944年起巴黎人就已注意到他的存在﹞也使得莫易斯的光芒不再。1946年大戰結束後,巴黎重得自由,郎帕爾以僅僅五個月的的時間便從音樂院畢業﹝Crunelle的門下﹞,之後立即受邀廣播演出易白爾協奏曲──曾是莫易斯的註冊商標。 1948年的夏天莫易斯到布宜諾斯艾利斯旅行演奏的時候,向當地的法國移民陳述他在巴黎的遭遇,有人相當同情,遂安排一個教職同時給予他移民到阿根廷的機會,莫易斯深深受到打動。對他而言,移民他鄉有幾種意圖:大戰似乎尚未真正結束﹝恐戰心理﹞,隨時都可能再爆發;擔心兒子再度被徵召入伍;阿根廷的經濟似乎比較穩定,薪水能帶給一家生活的安定;離開巴黎可以打擊音樂圈,因為〝長笛之王〞不再對他們付出﹝在他心中,音樂院的人們棄他於先,這是一種報復﹞。 無顧於全家人的反對,莫易斯固執地決定了移民一途,因為巴黎實在不是他的獨有領土了。 移民夢,其實是國王復仇之夢,在1949年初到達阿根廷不久之後就破滅了,貝隆Péron的軍權政府將一切美夢都銷毀了。那年九月,一家人又踏上了未知的旅途,這回是到美利堅合眾國。

No responses yet

Sep 25 2007

Profile Image of admin

足管的長度與音樂的關係

Filed under 結構

2005.4.26 腳長的人似乎應該比短的人跑得快,因為他們的腳步比較大。如果這個理論可以驗證,跑步健將應該都被籃球長人取代了。有人說:「長笛的B足管與C足管比較,可以將樂器的音色變得更深沉醇厚,特別對左手的音符有顯著的影響,同時也能將偏高的第三個八度壓低。」似乎有理。但這是不是意味著用B足管的長笛就比較好呢﹝相對於足管的樂器﹞?

No responses yet

Sep 25 2007

Profile Image of admin

E 鍵 (split E/E mechanism) 的爭議

Filed under 結構

2003.1.9

E Mechanism E Crescent

無可爭議的是E 鍵確能使第三個八度的E 音較容易奏出,尤其需要吐舌時最明顯。

有不少人認為使用 E 鍵時,音色變得纖細﹝薄﹞,

No responses yet

Sep 25 2007

Profile Image of admin

閱讀《The French Flute School 1860-1950》一書 ﹝一﹞

Filed under 感想

2002.2.7

文●小梅

近日閱讀《The French Flute School 1860-1950》一書,終於逐漸的進入一直充滿著神秘色彩的法國長笛學派的歷史故事中。欣喜之餘,也感受到許多歷史所帶來的啟發。

事實上,這本書我尚未讀完。除了附錄之外,主要的探討內容從Taffanel到四位被認為是他最重要的傳人—Adolphe Hennebains、Philippe Gaubert、Marcel Moyse及René Le Roy。其中關於René Le Roy佔有很大的篇幅,我想是因為作者本身和他有不少交情的緣故,因此對他的了解較深。

要談到法國長笛學派,自然要從開派宗師Taffanel談起。然而要談Taffanel之於法國長笛學派的開創,

No responses yet

« Newer Posts - Older Pos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