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 26 2014
時代的演進
今天看到一篇微文,高威的夏季長笛營報名時間還剩下六天,竟然還沒招滿學員,很難想像!不知該鼓勵大家去捧場、還是... 如果是Pahud的活動,也會如此嗎?
Nov 11 2013
前陣子有幸跟幾位波士頓資深製笛者聚餐,席間聊的當然是業界的動態跟設計與製造上的想法。 從著名的威廉‧漢斯(Wm. S. Haynes)至今,波士頓手工長笛的重要性已持續了超過一世紀。因為兩次世界大戰,使得歐洲很多工業停頓、進而失去了延續的動力,廿世紀下半葉的專業長笛幾乎就是美國波士頓長笛的天下,期間還有一些德國獨立小廠受到小眾的支持,另外日本製造業在70年代後期開始急起直追。學生用的長笛則是以印第安那州的艾爾卡特城Elkhart為供應中心,當然亞洲工廠也在廿世紀最後的20年鋪天蓋地地取代了大部分的低價市場。 因為長期受到重視,波士頓製笛者大多自視甚高,也許跟這地區(新英格蘭)的人給大多數外人的印象相符。在1980年代初期,波士頓的長笛的交貨期曾長到七年以上。受到日本樂器的競爭還有金融危機的影響,也曾掉到幾乎隨時有現貨供應。不過,波士頓工匠的驕傲卻不曾消退過。請參考紐約時報在1987年的這篇報導。 知足是種美德。但是因為自己曾經在市場上風光過,就輕視別人的新想法、新概念,那就恐怕不是未來之福了。我感覺到,雖然這些老手承認某些新設計的基本理論很正確,但是卻以「在理論上如此,使用上不會有差別,因為改變太小」、「我吹長笛那麼久,不認為這點改變對吹奏會有影響」這些似是而非的言論逃避。試想,有多少發明在初期因為傳統思維而受到排斥?又有多少森林大火是因為一些小小的火花帶來(星火燎原)?還有,既然理論上站得住腳,為何在沒有嘗試之前就下了無意義的定論? 除了自已要警惕反省以外,也深深體悟到既有領先者有時也容易失去市場的一個原因。
Nov 01 2013
今天早上大兒子練鋼琴時遇到不順手的樂段,動不動就亂敲鋼琴,練大提琴也如此。雖然不是每天如此,但也不少見。當時就在思索要如何跟他溝通此事... 練完後把他「請」過來:「安安,你有沒想過,如果在足球場上像剛才這樣會如何?」足球是他最喜歡的運動。「如果一球沒踢好就發洩一下,或自暴自棄,那接下去會有好表現嗎?」「有沒想過你對別人的影響?隊友接下來會如何?旁觀者很欣賞這樣的行為嗎?」「如果是做學校功課,是否更容易心急?數學考試時,一題卡住,那下面的就不用做了?」 「是不是平心靜氣把工作完成比較有成就感?」
Nov 01 2013
半睡半醒之間,天外飛來訊息:把入門級(普級)樂器做好,價格不一定要最低,但是要好吹、耐用、穩定;這樣,初學者受惠、家長安心、老師有成就感。 市面上低價的劣品充斥,經常聽到老師跟修理師傅抱怨,但顯然只要有利可圖的事,又有的是冤大頭,這樣的惡性循環不會停止。
Mar 17 2013
莊子「齊物論」中有一段這麼說: 勞 神 明 為 一 , 而 不 知 其 同 也 , 謂 之 「 朝 三 」 。 何 謂 「 朝 三 」 ? 狙 公 賦 芧 , 曰 : 「 朝 三 而 暮 四 。 」 眾 狙 皆 怒 。 曰 : 「 然 則 朝 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