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感想' Category

Sep 02 2011

Profile Image of admin

現代音階設計的不協調

Filed under 感想,結構

1960年代開始有些英國演奏家跟製造者對當時的長笛音階設計不滿,因為它並沒有隨著標準音高的變化、物理聲學的演進及製造技術進步合理地修正。由於製造者才能在實質上實現這個改造,庫博(酷伯 🙂 )Albert Cooper 成了焦點,其實演奏者應該也在這個革命中佔有一樣重要的角色,熱情的貢獻者包括威廉‧班乃特William Bennett、崔佛‧懷 Trevor Wye、Elmer Cole、Richard Lee、Christopher and Richard Taylor (兄弟)、Alexander Murray...等等。後來「庫博音階」Cooper Scale 在1974年得到美國Powell Flutes的採用,其它大廠及吹奏者也逐漸開始認識這個新設計的好處。今日我們所使用的樂器幾乎都是受益者。 從1980年之後,各個製造廠(包括庫博本人)跟某些吹奏者一直不斷地在微調這個音階設計,所以並沒有一個蓋棺認定的「庫博音階」。庫博對此一現象抱持著開放的態度,他從來也不是個狹隘的自我主義者(大頭症)。相反的,庫博不斷地傾聽、不斷地審思、不斷地改進、不斷地分享。這也是他受到長笛圈一致尊崇的原因。 Bennett, Wye, 還有Eldred Spell 在今年三月份公布了他們繼續對音階設計的研究結果,稱為「2011年修正的音階」。不管這個設計是否能為大眾接受,終究是對熱愛長笛設計的表現。在他們發表時稱為對「庫博音階」的改進,也是基於歷史事實跟尊重庫博在此領域的貢獻。 沒想到,有製造者並不同意這個「攀附」庫博的研究結果所用的名稱,認為有辱庫博的成就。請看此文。 庫博如果還健在(不幸在今年初仙去),應該不會反對這樣的行為。以他謙卑的素行,當對別人的抬愛(參考他的研究)感到無上光榮。    

No responses yet

Oct 22 2010

Profile Image of admin

「平衡輔助器」與「笛托」

Filed under 感想,結構

有很多人把我的平衡輔助器 Thumbport 叫「笛托」或是「指靠」,後者還可以接受,但是「笛托」卻有點偏離它的基本功用。因為如果根據它的設計原理,承載樂器重量並非其目的,拇指也不應該放在正下方來「托」起長笛,所以最好不要誤導吹笛人,還是稱呼為「平衡輔助器」、「平衡器」、或是「指靠」比較恰當。

No responses yet

Sep 27 2008

Profile Image of admin

維修目標

Filed under 感想

一般長笛公司的設計似乎在於提高樂器的性能或跟隨某些名人的吹奏習慣,在這過程中,似乎無法避免獨特的設計與獨家的零件。至於能否契合其他演奏者的需求,是見仁見智的。 修理者的工作在於提高樂器的使用狀態,技藝高者甚至能讓樂器的主人讚嘆其結果更甚於出廠的新品。但以現實的眼光看,維修者一般無法具有所有原廠零件,有些更位於比較「偏僻的」地區,常常面臨必須無中生有的窘況。因此,有人認為,維修是一種具有創意的行業,一點也不為過。 維修樂器的最終目標在於提昇演奏者對樂器各方面的操控,從某個角度來說,可以不受框架限制。只要能達到這個目標,應該不需要太擔心所採用的零件為何,及手法的正確性。否則,樂器廠應該負起責任,維修所有生產的東西,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任務。(當然,有的樂器廠完全不顧及售後服務的便利性,我們對於這種思維,不應予以鼓勵。以後再討論這點。)

No responses yet

Jul 23 2008

Profile Image of admin

大師、詮釋與音樂感(musicality)

Filed under 感想,教學

週末(2008.7.19)去聽了一場克里夫蘭管弦樂團 The Cleveland Orchestra 的露天音樂會,指揮是Andris Nelsons。曲目包括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及第四交響曲。客席小提琴家為Julia Fischer。雖然樂團的水準不差,但整個演出好像搔不著癢處。 音樂不僅是一串音符加上音量、力度、音色的變化,甚至情緒的變化都不能壟斷音樂包含的意義。從表面上,這些物理及心理的框架似乎將音樂定義地相當完善,但是如果缺乏對這些元素間適當調和的領悟能力,一席盛宴就變成了雜耍。所有的材料都在,就缺令人回味的神韻。 以前常聽人說柴可夫斯基的樂曲架構鬆散等等,我想這是從日耳曼古典音樂的本位主義(沙文主義?)出發的批評,就如同隨便說「巴赫是音樂之父」一樣可笑。如果柴可夫斯基的音樂只需要用其結構便能評斷,那水果的好壞便能從果樹的形狀來決定! 從音樂會的感想,引起了另一思緒:大師教學的內涵。 某些傳奇性的大師總有為人津津樂道的各種故事,教學內容也常被後人重複到了八股的地步。一些缺乏創意及自卑的庸師不斷地搬出老掉牙的軼事,以顯示淵博的見識,殊不知江山代有才人出,風格何有回頭時(最少在幾代之內不容易重複),前後代的引領風騷人物,同質性不會太高。無反省的重複,本身就是對音樂及聽眾的侮辱。還有,大師們的精神不是用言語文字敘述便能傳達的,就像把音樂所有的物理特性加上情緒反應,也不一定能呈現內涵。 在此要點出的,是音樂裡的靈性,實際點說,就是音符組成的意義。從作曲家的角度言,音符的排列組合要表達某些意念,千錘百鍊的作品不見得要有「深度」,但是不能無病呻吟。演奏家不管對作曲者的原始構想能有多少共鳴,就算不能貼切,也必須能自圓其說。時代不同、客觀環境不同,人們對事物的接受及表達能力也受到影響。我常想,歐洲古樂(時代樂器及詮釋風格)的風潮雖好,但是,就算演奏的內容完全復古,人心還是不古,只能當做遊戲一場。 我們要追求的是昇華感動,既不是框架的枝節、也不是千篇一律的教條(靈感重複二次也變成教條)。

No responses yet

Mar 09 2008

Profile Image of admin

藝術創作與工具

Filed under 感想

最近在研究照相機時,在網上找到這個人 Ken Rockwell 的網站,讀著讀著,竟然也在攝影技巧外,發覺他的照相哲學帶來不少啟廸與共鳴。 “Photography is the power of observation, not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 Ken Rockwell 在音樂上又何嘗不如此呢? Ken 也描述了自己藝術成長的過程,指出花了開始的二十年不斷尋找更好、更恰當的工具(器材)來克服一座高山,達到技巧上隨心所欲的程度後才發覺: 硬體設備從來就不是問題的核心。比較好的器材只是讓我們能容易得到結果而已,即使使用次等的東西,也只是早晚的問題。但是如果我們把花在尋找更好工具的心思用在對藝術內容的追求上,恐怕能更早達到目的。 當然,Ken 的論述不是這麼膚淺,他用更多的篇幅、舉出更多例子以及其他前輩的語錄來佐證。 請各位自行前往他的網站瀏覽,除了理論、感想、器材外,也有很多賞心悅目的攝影作品。

No responses yet

« Newer Posts - Older Pos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