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 27 2008

Profile Image of admin

維修目標

Filed under 感想

一般長笛公司的設計似乎在於提高樂器的性能或跟隨某些名人的吹奏習慣,在這過程中,似乎無法避免獨特的設計與獨家的零件。至於能否契合其他演奏者的需求,是見仁見智的。

修理者的工作在於提高樂器的使用狀態,技藝高者甚至能讓樂器的主人讚嘆其結果更甚於出廠的新品。但以現實的眼光看,維修者一般無法具有所有原廠零件,有些更位於比較「偏僻的」地區,常常面臨必須無中生有的窘況。因此,有人認為,維修是一種具有創意的行業,一點也不為過。

維修樂器的最終目標在於提昇演奏者對樂器各方面的操控,從某個角度來說,可以不受框架限制。只要能達到這個目標,應該不需要太擔心所採用的零件為何,及手法的正確性。否則,樂器廠應該負起責任,維修所有生產的東西,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任務。(當然,有的樂器廠完全不顧及售後服務的便利性,我們對於這種思維,不應予以鼓勵。以後再討論這點。)

No responses yet

Sep 02 2008

Profile Image of admin

Resona by Burkart

Filed under 新產品

Burkart 在中國的努力是十分令人敬佩的,除了過去三、四年在上海組裝短笛(Global 品牌)上的成功外,從去年開始又將觸角伸入長笛(天津),Resona 就是其成果。經過一年多的準備,產品已經上市,分成兩個等級──R100 帶銀吹頭,R200 則為銀管。售價可在Flute World 查看。

No responses yet

Sep 02 2008

Profile Image of admin

夏末塗鴉

Filed under 家庭

安安(7)自畫像

寬寬(5)隨筆

No responses yet

Aug 29 2008

Profile Image of admin

2009 新加坡長笛節(暨競賽)

為了推廣長笛教育,新加坡長笛家吳忠榮 Goh Tiong Eng策劃舉辦2009年長笛節,日期將從6月11至14日。除了研習課、音樂會、專題教室外,還有分少年組及不限資格組的比賽。目前的贊助廠商有 Altus 及 Evida 。詳情將在日內公布,請瀏覽此網頁(Singapore Flute Festival 2009)

No responses yet

Jul 23 2008

Profile Image of admin

大師、詮釋與音樂感(musicality)

Filed under 感想,教學

週末(2008.7.19)去聽了一場克里夫蘭管弦樂團 The Cleveland Orchestra 的露天音樂會,指揮是Andris Nelsons。曲目包括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及第四交響曲。客席小提琴家為Julia Fischer。雖然樂團的水準不差,但整個演出好像搔不著癢處。

音樂不僅是一串音符加上音量、力度、音色的變化,甚至情緒的變化都不能壟斷音樂包含的意義。從表面上,這些物理及心理的框架似乎將音樂定義地相當完善,但是如果缺乏對這些元素間適當調和的領悟能力,一席盛宴就變成了雜耍。所有的材料都在,就缺令人回味的神韻。

以前常聽人說柴可夫斯基的樂曲架構鬆散等等,我想這是從日耳曼古典音樂的本位主義(沙文主義?)出發的批評,就如同隨便說「巴赫是音樂之父」一樣可笑。如果柴可夫斯基的音樂只需要用其結構便能評斷,那水果的好壞便能從果樹的形狀來決定!

從音樂會的感想,引起了另一思緒:大師教學的內涵。

某些傳奇性的大師總有為人津津樂道的各種故事,教學內容也常被後人重複到了八股的地步。一些缺乏創意及自卑的庸師不斷地搬出老掉牙的軼事,以顯示淵博的見識,殊不知江山代有才人出,風格何有回頭時(最少在幾代之內不容易重複),前後代的引領風騷人物,同質性不會太高。無反省的重複,本身就是對音樂及聽眾的侮辱。還有,大師們的精神不是用言語文字敘述便能傳達的,就像把音樂所有的物理特性加上情緒反應,也不一定能呈現內涵。

在此要點出的,是音樂裡的靈性,實際點說,就是音符組成的意義。從作曲家的角度言,音符的排列組合要表達某些意念,千錘百鍊的作品不見得要有「深度」,但是不能無病呻吟。演奏家不管對作曲者的原始構想能有多少共鳴,就算不能貼切,也必須能自圓其說。時代不同、客觀環境不同,人們對事物的接受及表達能力也受到影響。我常想,歐洲古樂(時代樂器及詮釋風格)的風潮雖好,但是,就算演奏的內容完全復古,人心還是不古,只能當做遊戲一場。

我們要追求的是昇華感動,既不是框架的枝節、也不是千篇一律的教條(靈感重複二次也變成教條)。

No responses yet

« Newer Posts - Older Posts »